中国心脏死亡供者筛选的医学标准和非医学标准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简称DCD)指公民在心跳,呼吸停止后进行的器官捐献。
DCD 供者筛选的医学标准:
适合捐献的人群:
1.年龄不超过65岁;
2.无HIV 感染;
3.无药物滥用史、或者无如下高危活动:静脉注射毒品史、同性恋/双性恋男性、血友病/凝血机制紊乱;
4.无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恶性肿瘤,或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一些早期阶段的恶性肿瘤在经过成功治疗后也可考虑;
5.无活动性的、未经治疗的全身细菌、病毒或者真菌感染;
6.需要机械通气和/或循环支持的脑死亡和/或其他器官衰竭的患者;
7.患者处于脑死亡状态或根据判定标准认为撤除生命支持治疗后患者将在60 分钟后死亡的可能性很高;
8.器官或组织功能良好;
9.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或部分肝脏捐赠给亲属或配偶。
DCD 供者筛选的非医学标准:
1、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
(1)器官捐献人生前以书面遗嘱或者其他方面形式同意捐献;
(2)器官捐献人近亲属书面同意且死者生前未有不同意捐献的意思表示;
(3)器官捐献人生前意识清醒且有同意捐献的口头意思表示,并有不参与该人体器官的摘取或者植入的医师两人以上及律师和公证人员书面证明,而且其近亲家属不反对捐献。
2、器官捐献人家属主动提出撤除支持治疗申请并在相关的法律文件上签字,同时职业律师及公证人员签署相应法律文件,见证程序的合法性。
3、器官捐献人身份明确,遗体不需要依法鉴定或者经鉴定认为不需要继续查验。
不适合捐献人群:
1.通过体检、既往史或尸检发现欲获取的部位有感染或全身败血症的迹象;
2.患有自身免疫疾病或恶性肿瘤(眼组织供体除外);
3.有乙肝、丙肝或不明病因肝炎史;
4.过去一年内有梅毒治疗史或试验证实患有梅毒;
5.有变性或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例如传染性海绵样脑病、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氏海默病或不明病因的脑炎;
6.过去48小时内接受过输血(12 岁以下供体)或接受4 单位或以上的全血或成分血输注(成人供体);
7.有患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高危风险的行为或因素:
过去5年内使用过非治疗性注射药物
过去5年内热衷于肛交的男性或与另一男性口腔性交的男性
﹡接受未经热处理的或病毒灭活的因子Ⅷ或Ⅸ浓缩物
﹡过去1年内为HIV 阳性或满足上述任一情况个体的异性伴侣
﹡过去5年内从事卖淫者及过去1年内为他们的异性伴侣者
﹡长期接触中毒剂量的金、汞、铅者(眼组织供体除外)
﹡过去1年内有过纹身或其它皮肤针刺情况(如穿耳、纹眉等),而针具不消毒或不严格消毒情况
﹡过去的6个月内,曾被怀疑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病史